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图 >
嘉州大地“安”潮涌——乐山“六安”工程绘就平安法治新图景
www.jkh.leshanpeace.gov.cn 】 【 2025-10-27 10:51:30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四川法治报2025年10月24日第4版以《嘉州大地“安”潮涌——乐山“六安”工程绘就平安法治新图景》为题,宣传报道乐山市“六安”工程推进情况及阶段性成效。全文如下:

  

  “没想到旅游时还能现场咨询法官,心里踏实多了!”在峨眉山景区黄湾游客中心,法官正耐心解答游客关于旅游合同、消费维权的疑问,巡回审判车内,法院、公安与景区管委会正联合调解一起“路滑摔伤”纠纷,不到半小时就促成双方握手言和。这生动一幕,正是乐山“六安”工程中“安心”行动的真实写照——法官走进景区,把“法治套餐”送到游客身边,让山水之美与法治之安相得益彰。

  

  2025年以来,乐山市委政法委锚定政法工作现代化目标,直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未成年犯罪预防治理等六大难点,系统推进“六安”工程。如今,“六安”工程从蓝图逐渐变为实景,社会治理根基持续夯实,社会治安环境不断优化,“生活更安心、办事更顺心”正成为乐山市民的普遍感受。

  

安基安网并举,夯实法治根基

  

  守护城市平安根基,必先厚植法治土壤。在“安基”工程推进中,乐山从干警素养提升、法治文化培育、法治服务优化多维度发力,全力打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图片9.jpg


  “这次旁听让我深受震感,作为司法工作者,必须守住职责底线,牢记为民初心”6月18日,五通桥区100余名政法干警走进法庭,“零距离”观摩职务犯罪庭审接受警示教育。近年来,为提升政法干警法治素养,乐山创新构建“政法大讲堂”同堂培训机制,“至乐讲坛”“嘉州检察大讲堂”等专题讲座常态化开讲,干部述法“50指数”相关做法获评全市改革典型案例并在全省交流,更成功争取到全省首个“督述联动”工作试点,以机制创新推动能力提质。

  

640 (3).jpg


  全民普法层面,乐山打造法治公交、法治文化公园、“习法驿”等特色载体,成功让法律知识走进街头巷尾、融入市民日常生活。“鸽鸽讲堂”等一批法治品牌持续打响,“法治三区”建设经验被《法治日报》刊载,《坚持“三个导向”充分发挥司法所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入选全国首批市县法治建设案例,成为乐山亮眼的“法治名片”。

  

图片10.jpg


  在优化法治服务方面。“法惠‘嘉’里人”服务品牌深入人心,提前4个月完成2025年度法律援助民生实事项目,法律援助工作在全省司法行政业务培训会上作交流发言。嘉州公证处被司法部表彰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优化诉讼服务措施,“12368”热线服务办结率达99.2%。公安4项户政业务、9项交管业务、6项出入境业务等高频服务事项实现“一窗通办”,市公安局被省公安厅列为全省首个“移民事务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单位。

  

  当城市迈入数字时代,网络安全同样关乎民生福祉。“安网工程”实施以来,乐山始终保持对涉网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坚持全链条打击、全生态整治,今年以来,已成功侦破涉网案件757起,打处1541人,其中“张磊等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钟伟杰等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的侦破,有力重创了为电诈提供技术支撑、物料支撑的犯罪团队,涉案的12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开展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处置涉谣信息800余条,办理涉谣案件23起、打处27人,教育训诫34人,“峨眉山人猴大战”谣言案入选公安部打击谣言典型案例,获央视多次报道;聚焦网络空间安全核心防护目标,对150家重点单位开展网络安全监督执法检查,发现和整治网络安全风险隐患300余个,办理拒不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等涉网行政案件18起,5起入选省公安厅典型案例,为人民群众筑牢了网络安全“防火墙”。 

  

安苗安心共育,营造和谐社会

  

  城市的未来在青少年,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安苗”工程的核心目标。乐山市委政法委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安苗”工程落地见效。

  

图片5.jpg


  “这份整改清单上的项目需要逐项核对,请您配合。”检查人员手持排查表,在校园周边商铺内细致查验,耐心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商户负责人认真记录并签字确认整改事项。“安苗”工程开展以来,井研县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中,创新“清单式排查、销号式整改”模式,对95家校园周边经营场所开展全覆盖检查,督促商户签订《守法经营承诺书》,实现安全隐患动态清零。

  

图片4.jpg


  峨眉山市则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48名法治副校长职能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模拟小法庭”等实践活动,组建青年普法队深入中小学校围绕防性侵、防欺凌、防电诈、禁毒等重点内容开展法治宣讲,通过互动式教学、情景化演绎及普法文创产品发放,让法律知识生动有趣、入脑入心。

  

  在智慧普法领域,峨眉山市依托检察普法IP“蓝蓝猴”,拍摄预防校园欺凌、骑行安全、禁毒及反诈主题情景剧和短视频,推出《“乐法妈妈”普法微课堂》《海棠花开“乐法少年说”》等系列微视频,原创《民法典小故事》《哪吒校园守护记》等普法动漫微视频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收获良好社会反响。

  

图片2.jpg


  矛盾纠纷的高效化解,是群众安心的关键。“拖了这么久的工资,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在沙湾区综治中心,刚签完调解协议的员工感慨道。今年6月,沙湾区法院联合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通过“法院+仲裁”联动机制,成功化解某公司拖欠34名员工工资纠纷,以30份仲裁调解书、4份法院调解书圆满解决问题。

  

图片3.jpg


  马边彝族自治县结合彝区实际,打造独具特色的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以“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为基础,整合法院“云法庭”、司法局“大调解”、公安局“e治采”等数字化系统,推动数据共享、资源互通;将“双梅调解室”“俄西典罗个人调解室”2个品牌调解室引入县级综治中心,在15个乡镇设立调解工作站,选聘36名思想素质好、群众威望高的调解员扎根基层,把调解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安业安信同频,赋能高质量发展

  

  “产品出口前是否做过全面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排查?”“核心技术人员的竞业限制协议是否规范?”在乐山某晶硅光伏企业的研发中心,法院干警结合近年来光伏行业典型案例,为企业梳理了从研发到出口全流程的法律风险点。企业法务感慨道:“过去我们认为只要技术领先就行,今天才明白,在全球市场上,法律风险防控与技术迭代创新同样重要。”

  

图片1.jpg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自“安业”工程实施以来,乐山政法系统扎实推进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专项治理等重点工作,为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营造一流法治环境。

  

  在服务“中国绿色硅谷”建设方面,乐山逐步搭建起“四院、三庭、两点”专业化司法服务体系,持续开展“进民企、解难题、助发展”行动,以“订单式”服务为园区和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支持。

  

图片7.jpg


  围绕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打造,乐山不仅加强了峨眉山、乐山大佛司法保护基地建设,与泰山、黄山等地法院建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司法协同机制。同时,“乐在嘉州”文旅检察官、“乐警相随”行动等创新举措广泛推行,通过柔性执法有效规范旅游秩序。在服务交通物流枢纽建设过程中,乐山妥善处理重大项目行政争议,推出“现代物流产业链+法律服务”新模式,实施“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使涉企检查频次大幅降低59%。

  

32364d69cf86e2a383b1da75757cf823.jpg


  强化法治保障方面,乐山也有诸多举措:四川省知识产权案件“双报制”乐山受理中心已实质化运行,配套建立易受知识产权犯罪侵害企业名录,并落实“一企一专员”对接机制;同步推进侵害企业产权专项治理,整改一批受立案不规范问题;创新“警企联络官”“前哨警务”等守护警务,涉企警情快速处置率达100%,“沐心警务”获选“四川首届知名法治品牌”。 

  

  法治的公信力,源于执法司法权的规范运行。“安信”工程实施中,乐山市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构建权责清晰的司法责任体系。市公安局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等10余项规范性制度,明晰基层办案权责;市检察院组建司法责任追究人才库,每月筛查案件推动检察官规范履职;市司法局常态化开展案件评查,对33件社区矫正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案件逐一核查,以案促改提升执法质效。

  

  此外,市委政法委联合市检察院出台执法司法监督衔接意见,市检察院落实“每案必检”整改问题15个,市司法局制定多项涉企执法规定整治“乱检查、乱收费、乱处罚、乱摊派”问题,市公安局在全省率先试点建成峨眉公安接报案中心,一系列举措让执法司法更规范、更透明。其中,市检察院创新研发的“三个规定”风控监测数字化模型,同时入选2025年四川省数字检察重点项目清单,并作为西南地区唯一检察机关案例在成果展上做现场经验交流。

  

  随着“六安”工程深入推进,平安乐山、法治乐山的底色愈发鲜明。未来,乐山将持续深化“六安”工程建设,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建设幸福美丽乐山、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更加坚强的政法工作保障。


编辑:张宇辰
金口河长安网版权所有